南阳同城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南阳同城网 首页 南阳旅游 查看内容

行走中原|石洞沟·商相祠·崇俭约

2018-11-24 10:14| 发布者: bdzpnm| 查看: 7653| 评论: 0|来自: 河南日报

摘要:   □盛夏   2013年夏天,金鑫第一次来到荥阳高山镇石洞沟村。那里有个傅家庙,有些明清老房子。在此之前,他走过河南多处古村落,石洞沟村并非第一眼美女。   没想到从那以后会来一百多趟,更没想到,2016年 ...

  □盛夏

  2013年夏天,金鑫第一次来到荥阳高山镇石洞沟村。那里“有个傅家庙,有些明清老房子”。在此之前,他走过河南多处古村落,石洞沟村并非“第一眼美女”。

  “没想到从那以后会来一百多趟,更没想到,2016年我成为石洞沟村‘荣誉村民’,2018年成为‘荣誉村长’。”金鑫说。

  53岁的金鑫,干过20多年通信行业,和历史文化文物保护全不相干。他和朋友在省内游玩时,有了感悟,“一件瓷器可能价值连城,但一个老村子一大片明清老房子会被随意拆除,当垃圾废弃,太可惜了。”他成为古民居保护志愿者,身边集结一群同道,有林业专家、文化学者、古建爱好者、摄影师,等等。他们走古村落访老民居,通过网络分享收获。他还自费建了网站“中国古民居”,进行保护宣传。

  一趟趟来,石洞沟村越来越吸引他,走在村里,村民们都会亲热地和他打招呼。

  金鑫说:“这个村像宝藏,越挖越深。它有良好的生态,古色古香的村貌,更重要的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商相祠供奉着商代名相傅说,他的‘良弼家风’代代传承,清朝傅檙撰写的崇俭约,直到今天,依然生机无限。”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拆掉旧城,灰飞烟灭的不仅是青砖灰瓦,古巷勾栏,更是强行抹掉人类生存记忆。”拆掉古村落古民居,亦然。

  中原大地上,一些现存古村落因镌刻着千年时光的印迹弥足珍贵,它们由家族聚居形成,历经世事变迁而生生不息。石洞沟村,就是其中一个典型,它保存至今的一砖一瓦、一椽一木,都凝聚着最质朴的乡间民俗,讲述着原汁原味的华夏民风。

  石洞沟,美丽乡村的物质载体。商相祠,傅氏村民的精神地标。崇俭约,美丽乡村的气质担当。都市生活常让人想起印第安人的一句谚语:我们跑得太快,把灵魂拉在后边了,等等它吧。而在石洞沟村,这个古老的村落,从古至今,一直有自己的文化之魂。

  ◎红石筑民居

  石洞沟村,选址讲究,环境优美,格局有独特个性和灵魂。明清民居空间丰富,序列感强,生活气息浓厚。2016年11月,它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它很隐蔽。登上全村制高点焕文阁俯瞰,小村三面环山,东北面原有河流澄古川,它冲刷出的豁口,成为古今的通行道路。村庄坐落在山间小盆地上,绿树浓荫遮蔽着红墙灰瓦的山居,景色幽美,但并不荒僻。村西边不远处山脊上有“汴洛古道”,它是连接洛阳与开封的交通要道,1902年慈禧、光绪结束西逃回北京时,就是走的这条路。

  67岁的傅海明是村里的“文化人”,能看古文能讲传说。他说:“石洞沟,古称傅岩里。相传古代有圣母骑马过河,行至河中心,水湿马镫,人们就叫它湿镫沟,村名后来叫成了石洞沟。”

  “石”“洞”“沟”三个字,高度概括了小村的人文地理面貌。满村都是红石头房子,红石头来自澄古川老河道。村中还有大量沿土山掏出的窑洞,窑脸上也满满砌着红石头。

  小村宜居,冬暖夏凉。它三面环山,能挡赚天的凛冽北风。澄古川河水北流入汜河,再北流入黄河。现在老河道中,仍散落着累累红石,如史前怪兽生的巨卵。

  小村处处是景。老桥下有老井,老井边竖着清代残碑头,细考究都是故事。村南偏僻角落,有处无人居住的靠山窑洞院,潮湿温暖,水汽氤氲。满院修竹野兰,三面山壁垂满各色藤蔓,让人有热带雨林的错觉。傅海明解释说:“这个窑洞院下面有暗河。”

  石洞沟村有三处明清古民居群,“南街明清古民居建筑群”建造时间最早,保留比较完整,其中最老的民居建于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距今已有六百余年。

  南街只有一个车道宽,街道西侧,是一栋挨一栋的老民居,均是坐西朝东,一进进房屋自东向西延伸。老民居大门开在南街上,南街是小村的“心脏”。南街兴起后,随着宗族发展和外来人口迁入,村民又先后在河东、集上等地建房,村落逐渐外扩。

  南街西侧,连绵的红石墙是风景。

  红石墙是用红色原石垒砌,石灰掺土沙加麻丝,用木杵捣成半软不硬的泥团,泥团上置放未加工的红石,石墙缝用小石块嵌揳紧固。红石墙建造很快,墙体坚固。“明代红石头不加工,(砌墙时)不分大小不分层随意砌,清代红石头也不加工,但砌墙时分了层。民国时,红石头打磨规整,变成易砌筑的方石,开始分层砌筑。”傅海明说。站在南街上,看看砌墙的红石头,就知道这房子是哪个朝代的。

  除石墙民居外,还有些老民居墙面,用卵石加土坯混合砌筑而成。还有些老民居是青砖砌筑的。

  老院落之间,是仅容一人行走的巷道,地上生满苔藓,巷道两侧,一边是生满茅草的版筑土墙,一边是整面红色石墙。走在幽长又寂寥的巷道内,会感到时光是静止的。

  细看老民居的生活细节,时光静止的感觉更明显了。院内晾晒着柿饼,黑色陶瓮内,酿着柿子醋。女主人款客的,是煮熟的红薯。

  南街上最显赫的建筑,是清代乾隆时期举人傅子默的“高门台”四进院。

  傅子默“属文汪洋恣肆,独屡试不售”,运气不好。他“胸怀放旷,接物表里洞然,绝无城府”。他的子孙辈,出了多个秀才。曾孙傅仕周,中了进士。

  傅子默,是典型的乡村士绅。他的四进院坐西朝东,大门开在南街上,最后一进建筑,伸展到山脚下的靠山窑院。他家大门前,用大块红石砌筑成四级台阶,有近两米高,村民因此叫它“高门台”。大门拱形门洞上方,原有看家护院的小楼,现已不存。门洞内侧墙面上有门杠洞,足有大海碗碗口大,可以想见门杠有多粗。

  四进院中前两进已毁,我们直接来到第三进院。院子正房是三层楼,一楼入门处建成窑洞形状。一楼东北侧屋顶处,用一块方形厚木板盖着。“木板可以从二楼拉开,用软梯把人从一楼拉上去,最后把软梯也拉上去,封上木板洞口,土匪攻不上去。”傅海明说。

  这种防匪患措施,在豫西老民居中也有。山西也有,晋城皇城相府有座碉楼,一、二楼均无窗,三楼开窗,可放软梯把人拽上去。

  傅子默家的第四进院,是靠山窑院,现在的窑主人在老窑基础上,又往山体内掏了一部分,面积扩大了近一半。前后两部分的开凿,相差很长时间。时光之痕,深印于这孔古窑中。

  石洞沟村南街上,尚有多座古民居,亟待修复。“2018年11月11日,村里开始启动南街修复工程,第一批,会修复8个老院落。”金鑫说。

  ◎奴隶成宰相

  离荥阳40公里的巩义,是大诗人杜甫的故里。

  他写过系列诗“成皋杂咏”,其中有一首写道:“荒寒廖峪两三家,版筑声停落日斜。莫讶调羹无炒手,傅岩已是少梅花。”

  成皋,是荥阳一带古称。傅岩里,是石洞沟村古称。版筑,则是商代傅说的发明。

  “石洞沟村,有人口2800余人,75%的村民姓傅,其余的也都是傅氏姻亲,大家自认是傅说后裔。村北商相祠,就成了我们的家庙。”石洞沟村村支书傅学军说。

  商相祠建于高台之上,高台利用自然之丘,用红石包砌建成。

  商相祠因祭祀傅氏始祖傅说而建,现存建筑坐北朝南,共有两进院落,总面积约8亩,有门楼、东厢房、西碑廊、大殿、焕文阁等建筑,现存建筑有200余年历史。

  商相祠前,设二十四级台阶,寓意二十四孝。商相祠大门上高悬“良弼家风”四字,相传是商王武丁特赐,褒奖傅说身为丞相,辅佐朝政、忠厚传家。

  “祠堂门外,原是古时大路,路过的官员,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每逢清明、寒食、春节,傅氏族人及播迁外地族人均来祠堂,肃立拜祖。”傅学军说。

  史记载,商王武丁即位后,致力于复兴殷商,希望找到得力大臣。一天晚上,武丁梦见一个圣人名叫“说”。醒后先是找遍群臣未果,又寻访民间,终于在傅岩里筑土墙的奴隶中,找到了“说”。武丁与之交谈,认为他是位圣人,任用他为相,赐姓“傅”。

  傅说辅佐武丁,殷商国势达到鼎盛,武痘誉为“中兴明主”。

  自春秋之后的文献均称傅说为“圣人”,他获“圣人”这一尊称,比孔子早了700多年。尚书·说命三篇,记载了傅说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其中有不少传世名言,比如“虑善以动,动惟厥时”,意为要考虑妥善之后再行动,要使行动符合时机和需求。比如“非知之难,行之惟难”,意为不能满足于知道,更重要的在于实际行动。

  尚书·说命三篇,最重要的是中篇“随命”,写傅说出任宰相后,提了很多好的建议和主张,包括机构职能、用人标准、领导责任等。关于“随命”,上海东华大学教授傅增明认为“包含着地方管理制度的创新,政府行为学的创新,危机管理机制的创新,国家祭祀礼仪的创新,哲学思想的创新”等等。

  傅说给老百姓带来的最大实惠,是发明了版筑术。明嘉靖年间汜水县志记载:“傅说,商名贤,汜水人也。城西傅岩涧,涧水坏道,创版筑术筑路。”

  所谓版筑,就是用两版相夹中间实以黄土,以杵筑之使坚实。后泛指土木营造之事。石洞沟村至今仍有许多老院墙是版筑而成。

  傅增明评价版筑术,认为“是一项伟大的工程科学技术创新,三千多年来一直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所使用。当今建设高楼大厦时,仍使用版筑技术浇注房屋框架,只是建材变成钢筋和水泥”。

  ◎乡规崇俭约

  历史上,石洞沟村文化遗存深厚,民风质朴厚重。

  继傅说的“良弼家风”之后,傅氏族人总结出“正、善、俭、孝、学”的五字傅家祖训。

  到了清康熙年间,傅氏后人傅檙撰写了460字的乡规民约崇俭约,刻石立碑于商相祠内,至今犹存。崇俭约告诫族人乡邻,“若不抑奢崇俭,何以酌盈济虚?”其意为若不抑制奢侈,崇尚节俭,如何用积累补灾年之缺?

  崇俭约中说,要做到“余一余三,备灾备祲”,意为三年耕而一年之余,九年耕而有三年之积,用以备灾备荒。

  崇俭约中讲到,偶尔设宴,不超过五个菜;平常庆贺或吊唁,不超过三个菜;生小孩贺喜,不用设酒席;三十、五十岁生日,不必置酒;祭奠贵在诚恳,不必用丰盛的酒席;婚姻循礼,不必用豪华嫁妆。

  傅学军说:“崇俭约很具体,很容易执行。崇俭约立下后,村民一直遵守得很好。”

  石洞沟村民贯彻“余一余三,备灾备祲”的祖训,发明了“豆墙”备战备荒。村民把豆子碾成豆瓣,砌成砖块,攒多了垒成墙,外面粉刷,称为“豆墙”,可存多年不腐。老人遗嘱中都会交代哪堵墙是“豆墙”。遇灾荒年月村民会拆“墙”活命。

  制定于300多年前的村规民约崇俭约,当下仍在坚定执行。

  前些年,周边村落红白事奢靡风渐起,办白事要上“八大碗”、扎彩棚、吹唢呐。石洞沟村老人们遵守崇俭约中严禁虚夸浪费的要求,成立了“红白理事会”。

  傅学军说:“村里有个企业家,资产上千万,白事想给酒席加点硬菜,上点高档烟酒,还想给帮忙的村民发红包,我说你要大办,村里没人帮忙。你再硬气,也硬不过村里的规矩。最后他说,你咋说我咋办。”

  一篇崇俭约,传承300多年,至今仍为人们推崇遵守,主要是缘于崇俭约里亘古不变俭以养德的精神。一篇崇俭约,打造了美丽乡村的美好气质,打造了美丽乡村的魂。

  崇俭约作为乡规民约,是通过教化的方式,限制私权。在漫长的农耕时代,凝定的熟人社会中,触犯它,个人会损失信誉影响声望,个人的生存成本会加重。乡规民约,作为民间的“准法律”,它从土壤中生长出来,又被老百姓身体力行,自有它的价值和意义。

 ”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评价:“崇俭约作为一项治理规则,已经渗透进村民的日常生活,沉淀成村民的思想共识和行为取向。崇俭约之所以在石洞沟村历久弥新,关键在于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要求的结合。”

  作为乡村治理的文化样本,崇俭约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为我们当前倡导和探索家风、民风、社风建设之路提供了有益借鉴。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文章信息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都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投稿/广告/合作邮箱511006333@qq.com|网站地图|南阳同城网 ( 黔ICP备16004385号-3 )

GMT+8, 2024-4-29 22:40 , Processed in 0.737121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